举办项目名称 | (中文) 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专业(转化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Ph.D.)教育项目 | ||||||
(英文) Joint PhD Program Leading to a Double PhD Degree (JDP) in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between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nd Lund University | |||||||
办学地址 | 中国温州及瑞典隆德 | ||||||
培养目标 | 本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科研工作,扎实掌握中、英双语进行国际科研前沿领域研究,具备国际竞争力、创新才能,具有扎实的转化医学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够胜任转化医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临床和成果转化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
| ||||||
招收学生 | 录取标准 | (1)候选人必须为温州医科大学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2)候选人入选须通过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与隆德大学医学院研究学习委员会的批准;(3)该合作项目候选人在入学前必须出示足够支持其学习的完整的财力证明。 | |||||
录取方式 |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 | ||||||
年招生人数 | 5人/年 | ||||||
办学层次 | R 高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学前教育 | ||||||
办学形式 | 面授 100 % | ||||||
其他 % (何种形式: ) | |||||||
修业年限 | 共计4年 | ||||||
颁 发 证 书 情 况 | 中国教育机 构颁发证书 | 证书名称 |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证书 | ||||
高等学历证书: R研究生□本科□高等专科 中等学历证书:□高级中等学历 学位证书: R博士□硕士□学士 其他学业证书(请说明:) | |||||||
外国教育机 构颁发证书 | 证书名称 | (外文)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edical Science | |||||
(中文译文)医学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 |||||||
学位证书: R博士□副博士□硕士 □学士□副学士 文凭证书:(请说明:) 其他学业、专业证书(请说明:) | |||||||
其他颁发 证书情况 | |||||||
一、学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转化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Ph.D.)教育项目是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以合作设立教育机构(温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方式,在学科、专业、师资、课程和教材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活动。本项目学制4年,旨在培养拥有医学科研博士学位,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扎实的转化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能在国际化医疗机构、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和各级卫生教育单位从事临床转化医学医疗、教育、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教学计划、课程和科研安排 合作双方教学专家共同讨论议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4年中必须完成课程和论文两部分的学习,共240个中国学分(转化为ECTS约为360学分),其中学位论文不少于120个中国学分。 每名学生温州医科大学负责40%课程的教学任务,瑞典隆德大学负责教授60%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名学生有中方、瑞方各指派的1名联合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 三、教学管理情况 1、 项目管理情况 本项目由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和瑞典隆德大学董事会共同监督,本项目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的教学管理及项目开展、实施、运营及中(终)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双方院校共同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学生评议等各种教学监控评估活动,制定了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该项目的教学计划能得到可靠执行。 来我校授课,同时我院每年派年轻教师赴瑞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 师资配备 该项目从温州医科大学选派博士研究生导师16名(含附属医院),瑞方选派资深教授16名,联合组成导师组,依托温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科研平台和教学基地。根据合作要求,外方教授每学期 3. 考核方式 中方根据瑞典隆德大学临床转化医学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设计3门核心课程。外方主要负责5门核心专业课程,外方负责的课程全部采用原版的教材; 科研任务由中方、瑞方联合承担,中、外方老师共同进行指导。创新考核理念,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并重训练的过程考核。科研是课程考核成绩的主要部分。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加强国际化、全球化理念和视野的培训。 四 项目竞争力和优势 1、 温州医科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实践经验丰富 温州医科大学一直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育人目标, 同时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学院坚持与国外优秀大学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渠道,通过文化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拓展中外教育合作。 3、 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鼓励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授课模式, 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系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机整合和实际运用上, 利用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到临床”的现代转化医学模式为主线来贯穿整个课程,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4、 课程建设的规范和优化 目前双方都具备一套完整的教程体系, 因此在教学的很多方面有交叉。为了融合不同的教程体系,发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制定一套全面整合双方优点的教学方案,双方专家团队集思广益,会议讨论,制定出一套条款清楚、内容翔实的教学大纲, 明确规定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教师要求、 教材、授课语言以及学习要求。其次,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和联合博士导师制度。联合项目管理小组对各个课程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制度, 保证所有课程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5、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可以为中方教师提供到瑞典进修交流的机会, 同时瑞方每年派老师来我院授课,中方教师通过观摩以及与外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年轻教师的国际化进程。 6、 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双方通过在温州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国际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可以使广大临床医学教师有机会掌握国际的通行准则和最新的研究方法,开展高水平的前沿研究,也能充分发挥我校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优势。推进转化医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7、 合作项目学生就业优势明显 临床转化医学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与知识全球化、产业国际化的趋势高度吻合,所培养的人才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正迎合社会对这一类高层次人才不断扩大的需求。合作项目的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在应聘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国内医疗、科研机构未来的临床转化医学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出国留学深造、工作。 |